7月8日,在武夷山举行的2017脚斗士运动青少年推广研讨会上,沈阳体育学院武术与舞蹈学院副院长于海做了报告。作为多次囊括全国冠军的金牌基地,这份报告备受关注。
于海将沈体成功的经验概括为:
1
校领导立足高远,给予高度重视
当脚斗士项目最初引入体院开始,校领导就没有将其简单当做一个项目看待,而是看到了其背后的文化特色。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迎来了休闲时代,群众需要一种具有可玩性、可观性、技巧性、易推性、情怀性(文化性)的游戏运动,而脚斗士恰如一股春风注入了时代,很好的诠释了尊重下的对抗、规矩下的拼搏、专注下的持久、体力支撑下的心智比拼、团队荣誉至上下的合作与牺牲文化特性,而这些特性有机融入校园文化。
2
全院选拨运动员,优中选优
历时十年,竞训处领导予了脚斗士项目大力支持,沈阳体院有数十支院队,基本格局都是在竞训处领导下,队员隶属于各个二级学院,脚斗士院队则以竞训处为核心以各二级院为主体的联动格局,由最开始的以散打运动员为主,扩展为全院选拨,优中选优,正是这种管理格局,形成了队员的多风格化,队伍级别、技术的全面均衡化。
3
伯乐识英才,打造帅才教练员
精心选择带队教练,事实证明,好的教练员会成就一个项目,赵丽老师原本曾是拳击、跆拳道运动员出身,赛场经验为她奠定了教练员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同时她热爱脚斗士项目,热爱她的运动员,无私的付出使队伍极具向心力,勤于思考专研技术,这些都成为她成功的因素。同时,我们学校更注重对她的培养,为她提供一切可能的学习历练,包括进修学习、出国讲学,使她成为该领域的佼佼者。
4
注重队伍的经验能力与情感沉淀
陆游有句名言,“功夫在诗外”,一个队伍的建设不仅仅是赛场夺冠刹那,更多是平时积淀,原武术学院高立东书记一直是脚斗士院队专职领队,配合赵丽教练管理队伍,由于教练员与领队的常年设置,保证了队伍的稳定性,使老队员的传帮带形成传统(目前近十年没有无故退队的学生),同时这支队伍像一个大家庭一样温暖,很多队员开始是因为被这个队伍的氛围吸引而入队,最后却深深喜爱上这项运动。
5
精研技战术,多方联动,交流提高
对抗项目技战术是关键,赵丽老师带领搏击教研室骨干教师形成团队,精研技战术,不断创新,保持全国技战术领先水平,比如提出的下盘稳固而灵活,盘击强劲而多变理念,以及托顶盖压、斜冲正顶、引进储发、柔贴刚击、奇正互换等凸显民族文化元素的技术,构成了多维技术体系,通过角度、劲力的变化,使一个简单的技术变化无穷,极具威力。同时与社会各方联动,参赛交流,不断提高技艺,不断扩大脚斗士项目的影响力。
加强技战术
注重培养学生素质
沈阳体院脚斗士院队在加强运动员技战术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学生多项素质的培养。要求学生不仅要成为出色的脚斗士运动员,同时在教学训练、裁判方法、比赛组织等方面也要加强。连续十一届的体院脚斗士比赛、辽宁省脚斗士比赛,基本上都是由沈体学生来承担裁判。
注重项目宣传
挖掘储备人才
孩子会将木棍当马骑,将纸飞机当火箭,正是这些在成年人看来幼稚的行为,构成了孩子创造力的源泉和动力。学院还非常注重脚斗士项目的宣传和教师储备。应美国芝加哥政府邀请,赵丽随全国脚斗士大赛推广委员会秘书长吴彦达等一行四人,于2010年、2011前往美国进行脚斗士项目的交流与培训。2010、2011年7月,在吴彦达先生的陪同下,美国脚斗士协会竞赛管理委员会金起弘主席一行4人来沈体访问。
党政领导重视
竞训处协调管理
沈阳体育学院脚斗士院队之所以能在十年间发展成为全国一流的团队,离不开学院党政领导的重视、竞训处协调管理,相关部门的配合协作,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艰苦付出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在新的历史时期,沈体将在脚斗士项目的教材建设、技术体系构建、规则修订与各界同仁共同完善,使脚斗士再上新台阶,在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共同为体育文化建设贡献力量。